農博園區,全區占地30公頃,含納了文化、生態、能源、科技等豐富的資源面向,未來園區將轉型成常態的多功能環教基地,宣告了農博園區即將成為桃園市環境教育的重鎮。爾後也將園區其他公共空間資源,如生命樹、光電廊道、風力發電機、生態池等,納入整體的環境教育規劃,使課程更加豐富多元。
生命樹
為全台首創最大型的太陽能生命樹,設置容量為20.65 kw,高12公尺、寬14公尺,以大樹造型結合單晶高效能太陽能模組的裝置藝術創作,象徵台灣農民發展永續農業的新世界。太陽能板產生的電能可直接供應現場抽水機及製水機、植物工廠及灌溉系統等相關電力使用。
光電廊道、風力發電機
園區內全採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,有2處光電廊道,以太陽能模組打造兼具景觀、休憩之廊道,設置容量為219.48 kw,兩者產生之電能可供園區基本設施用電,達到循環綠能。
生態池
生態池內的水生植物達20種,依季節不同呈現不同主題花色,池內種植豐富景觀植物,包括埃及紙莎草、風車草、水金英、大花慈菇、菖蒲、田蔥…等,其中特色植物包括珍稀的台灣特有種台灣萍蓬草;可食用的野荸薺、黃花藺;夏季盛放的九品睡蓮;斑蝶的迷幻藥植物光冠水菊。這些水生植物不僅可淨化水質,更提供了水生昆蟲棲息場所,擴大了埤塘水資源效益,更具生態性。